2025年6月11日,电气工程学院教师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前往江西省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守护生态根基 践行育人使命”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参观“湖泊·生命·呼唤——贝林捐赠动物标本暨鄱阳湖自然生态展”,将党建引领与生态文明教育深度融合,探索专业教育与生态保护的协同育人路径,为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注入新动能。

一、观展探秘,感悟生命共同体内涵
展览以“地球生命之网”为主线,通过全球珍稀动物标本与鄱阳湖生态实景的交融呈现,构建了一幅壮丽的生命画卷。教师们漫步于非洲象、北极熊等贝林基金会捐赠的珍稀标本间,驻足于鄱阳湖湿地候鸟迁徙的动态场景前,深刻领悟“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支部书记王定友在互动展区感慨道:“这些标本不仅是自然遗产的见证,更是警示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鲜活教材。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培养具备生态责任感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
二、党日研学,探讨专业赋能生态路径
参观过程中,教师们围绕“机电技术如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展开深度研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罗大海结合展陈的智能生态监测设备提出创新构想:“可依托学院‘智能制造控制技术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平台,研发湿地生态监测传感器网络,以数字化技术赋能鄱阳湖生物多样性保护。”

三、专家解读,深化生态教育认知
活动特邀江西省博物馆生态研究专家为教师们进行现场讲解。专家以鄱阳湖生态变迁为例,阐述生态保护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指出:“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技术能手,更要培育具有生态伦理的未来工匠。机电技术可在生态监测、清洁能源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曾昊在交流中强调:“此次活动是学院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生动实践,我们将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专业课堂,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是电气工程学院深化“党建+专业+思政”融合育人的重要举措。教师们纷纷表示,将把生态文明的种子播撒进课堂,以实际行动服务江西“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职教力量。未来,学院将继续依托专业优势,创新育人模式,为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不懈努力。
(文/杨志强,图/李玮珺 审核/万春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