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深化产教融合的号召,精准服务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2025年7月6日至12日,电气工程学院教师杜娇君、叶蕙滋赴深圳参加了首期“欣旺达院校教师产业工程师培养项目”。该项目汇聚了来自全国能源动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类院校的专业教师,共同开展了一场深度融合产业实践与教学创新的专题研修。
本项目聚焦新能源产业链关键技术领域的人才需求,创新实施“技术筑基+教学赋能”双路径培养模式,系统帮助参训教师掌握锂电、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全流程制造工艺(涵盖极片制造、电芯装配、化成分容等核心环节),以及智能制造设备的操作与规范。通过深入企业实地参观和交流,有效促进了产业资源与教学实践的双向融合,为教师优化课程体系、开发实训项目、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项目着力构建“岗课互通”的教学新范式,推动产业岗位能力标准与职业院校教学内容有机衔接,为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了实践样板。
为期一周的培训内容系统丰富、形式多样。课程覆盖“材料—工艺—装备—应用”全产业链条,深入解读了锂电、动力电池与储能三大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参训教师实地参观了欣旺达总部展厅、光明园区国家级锂电池检测实验室、“光储充检一体化”示范站、863储能项目以及惠州锂威智能制造基地,并走进欣家园员工之家,切身感受企业文化和人才管理模式。项目还特邀欣旺达技术专家葛金波、吴俊钦、郭均柳、邝卓荪,以及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知名学者张瑞勤、丁志玉、罗大为、张健等,围绕《智能制造灯塔工厂蓝图》《工业AI应用策略》《锂电核心制造工艺》《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等主题开展了十余场专题讲座与案例研讨,切实推动企业真实项目与教学资源对接,助力教学内容持续迭代与产业升级同步。
经严格考核,我院两位教师圆满完成全部学习任务,顺利获得“欣旺达院校教师产业工程师培养项目”结业证书及“产业工程师(中级)”岗位能力认证。此次培训不仅显著提升了我院教师对新能源产业技术前沿的理解,更强化了其将先进工程实践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的能力。
首期产业工程师培养项目是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技能生态的重要举措。学院将继续携手欣旺达等龙头企业,拓展合作维度、深化育人机制,共同培育适应新能源产业发展亟需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图/叶蕙滋 审核/刘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