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日,电气工程学院教师杨志强、李斌前往浙江温州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加“2024年度江西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培训班”。这场为期28天的沉浸式培训,不仅是学院深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举措,更标志着其在产教融合战略中迈出创新步伐。

聚焦产业前沿,锻造技能人才
本次培训以“电气自动化领域技术革新与教学转化”为核心,构建了“理论研修+实操演练+项目攻关”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参训教师系统学习工业机器人编程、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等前沿技术,全程参与企业技术研发、设备调试及生产管理全流程。杨志强表示:“从课堂到车间,我们不仅掌握了柔性制造系统的实操技能,更在亚龙集团新能源产线升级项目中,深入理解了行业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真实需求。”

深化校企协同,创新育人模式
培训期间,两位教师重点开展了“企业实践成果转化教学案例设计”,将亚龙集团“柔性线PLC与工业机器人联调”等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资源,探索“岗课赛证”融通路径。李斌介绍:“我们结合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了‘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虚拟调试’实训模块,未来将融入课程实训体系,帮助学生实现‘毕业即上岗’的无缝衔接。”此外,培训还涉及学生实习实训组织实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内容,为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实践依据。
构建长效机制,赋能产业发展
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刘曼强调:“教师企业实践是深化‘三教改革’的重要抓手。学院已建立教师企业实践长效机制,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近年来,电气工程学院通过“校地企”协同创新平台,先后与欣旺达共建锂电科技学院、与东方日升集团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打造新能源产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未来,学院将持续拓展校企合作维度,以“教师下企业、技术进课堂、人才输产业”为路径,为区域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输送更多“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图、文/杨志强 审核/刘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