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围绕“三教”改革,提升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国际交流水平,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精品项目,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等工作,电气工程学院派遣徐姗和袁林发2位教师前往山东省淄博市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参加了为期5天的“西门子博图PLC编程(初级)应用课程”。7月11日该培训在学员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
本次课程紧扣工业自动化核心需求,以西门子TIA Portal(博途)平台为载体,系统传授了PLC编程四大基础指令体系——位逻辑运算、定时器/计数器、比较与移动指令的应用精髓,为学员打造了扎实的工业控制编程基础。课程摒弃理论灌输,采用“案例驱动+实时演练”模式,让学员在TIA Portal仿真环境中深度掌握指令应用。
本次培训通过大量的案例实操和仿真环境下的实时演练,显著提升了解决实际工业控制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小型自动化系统(如传送带控制、启停控制、简单流程控制等)的程序设计、仿真测试与排错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在确保教师知识技能与行业发展同步的同时,提升了教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此次培训的丰硕成果积对于学院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全面推广“案例驱动+实时演练”教学模式。在实验、实训环节,要求学生在TIA Portal仿真环境中完成程序的编写、下载、仿真运行和调试,强调动手实践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减少纯理论讲授时间,增加课堂即时编程练习、仿真调试和小型项目实战的比重,提升课堂互动性和学生参与度。
2.利用培训获得的案例和自身开发的新案例,建设基于TIA Portal的PLC编程实训项目库。
本次培训不仅提升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更为电气工程学院推进“三教”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校企合作与国际交流水平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培训将先进的工业技术、高效的教学方法和宝贵的国际视野带回课堂,致力于培养更多掌握前沿自动化技术、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制造强国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图、文/徐姗 审核/刘曼)